公司动态

华砺智行第一季度回顾 & 2023车路协同市场展望

当前,各行各业从疫情防控中快速走出,正处于强劲复苏阶段,车路协同将如何加速重构未来交通出行?华砺智行蓄力加速突破,与大时代共进,让我们回顾华砺智行第一季度成绩的同时,展望2023年车路协同市场发展趋势吧~



第一季度回顾


科技成果签约


微信图片_20230328103340.png

2月23日,在2023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开门红”对接活动上,华砺智行与武汉理工大学严新平院士、吴超仲教授团队签订“面向安全与双碳的车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研发与产业化”成果转化对接合作协议

 

项目将借助武汉理工大学在汽车、大数据、车联网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创资源优势,建立以严新平院士、吴超仲教授、贺宜教授为核心成员的高校技术创新团队,依托华砺智行快速商业落地和市场运营能力,展开面向安全与双碳的车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项目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智能辅助驾驶终端的产业化步伐,为全球车辆驾驶员提供安全有效的智能辅助驾驶应用。


奖项上新


5.jpg



武汉经开区首次设立「中国车谷新物种优秀企业」“新物种”企业具有成立时间短、发展速度快、成长性高、场景创新强等特点,对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作用显著。


2月24日,华砺智行荣获武汉市侨界「科创之星」奖项,华砺智行董事长邱志军博士当选区侨联第二届委员会主席科创之星旨在表彰最具创新力和高成长性的侨胞企业,通过深度参与科技创新,争做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先锋队、排头兵。

 

创新平台揭牌


2 (1).png


湖北省智慧交通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由武汉经开区、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团队、武汉理工大学智能网联领域人才团队和华砺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入列湖北省省级最高新型研发机构,是构建我省科技强省“四梁八柱”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平台已迈入建设运营新阶段,将充分借助高校专家团队的科创资源,依托华砺智行等企业的市场优势,通过赋能和联合创新,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技术成果,推动智慧交通领域科技成果顺畅高效转化和产业化,助力湖北省打造千亿级智慧交通产业集群。


引领标准研究


微信图片_20230329170504.png

华砺智行牵头、参与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公路智能网联设施技术规范》、《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白皮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2)》等标准、研究报告相继发布。截止目前,华砺智行牵头、参与中国公路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近20项团体/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研究,为产业的技术发展和量产合作实践提供了重要的产品实现标准。


车路协同市场展望



车路协同持续渗透,

有望驱动交通运输行业新一轮产业革命!

 

据统计,国内已有20余款量产车型搭载了C-V2X技术,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V2X技术新车交付上险超过10万辆,前装搭载率接近1%。作为智能交通领域的一大趋势,车路协同将深刻改变交通运输行业的生态结构和商业模式,同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其发展具备以下特点:

 

5G技术在车路协同中的应用不断扩大。从3G、4G到5G,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跑上高速快车道。与3G、4G不同,5G面向场景化,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将起到关键的支持作用。根据最新研究显示,2025年中国5G联网汽车销量将超过700万辆,占据约40%的份额。在5G技术的支持下,车辆可以更加精准地获取路况信息,并与其他车辆、路侧设施进行实时通信,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行驶效率。

 

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相互促进。车路协同技术将路况、交通信号等实时信息传输给自动驾驶系统,使其更加准确地判断、规划和执行行驶路径,而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促进车路协同的应用和商业化发展。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发展中,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将不断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智能交通领域的快速发展。

 

为行业带来新的商业机会和发展动力。在北美、欧洲和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市场,车路协同的应用和商业化发展将逐渐取得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进展,车端量产在缓慢的推进,杀手级的应用在逐步的形成,路端由示范向运营做转型,偏市场化的落地会逐步形成气候,路侧覆盖率和车端装配率相辅相成,未来发展前景不可限量。